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當代正義理論專題
Seminar on 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Justice 
開課學期
102-2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政治學系  
授課教師
陳嘉銘 
課號
PS5067 
課程識別碼
322 U185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一2(9:10~10:00)星期二5,6(12:20~14:10) 
上課地點
社科8社科8 
備註
總人數上限:50人
外系人數限制:15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22justice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將教授和討論,當代處理社會正義問題的主要理論觀點。他們分別是:效益主義、成本—效益分析、自由放任主義、羅爾斯的正義論、能力途徑、批判途徑等等。

當代正義理論的源頭,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歐洲的自由社會(或者個人主義社會)的興起。該時的歐洲社會發展,讓思想家開始設想:正當的政治社會是由「自由和平等的個人」組成。霍布斯和以後的近代社會契約論者,都以這個想像出發,發展政治社會中的個人基本權利。但是,另一方面,大衛休謨、貝卡里亞和亞當斯密等人,不以社會契約,卻以「效益」等概念,論證社會的基本制度。效益也隱含了某種「自由和平等的個人」的信念。

如果說近代社會契約論者,多停留在證成政治權利、個人自由和私有財產權的正當性;效益論很早就開始被用來評估其他社會制度和政策,例如:勞動分工、市場、公共教育和濟貧政策等等。二十世紀初,多起大型公共建設,例如下水道、都市規劃,也大幅發現效益論的實用性。

當代的正義理論,因此主要出發點是對效益論的批評。成本—效益分析是當代最重要的效益論繼承者。但它也批判效益論的缺點,發展出該分析途徑本身,對「效率」的評估原則和道德基礎。羅爾斯的社會正義論是效益論最重要的當代批評者,他從「自由和平等的個人」相互簽約的想像,再出發,發展規範基本社會制度的分配正義原則。自由放任主義也批評效益論不尊重個人的獨立性,強調財產權的絕對性,這成為當代資本主義國家(如美國)最主流的意識形態。「能力途徑」(capabilities approach),從人的自然能力,實質地提出人的生命發展的普遍目標,同時重視情感、平等和自主性。批判途徑徹底地批評效益論和羅爾斯的契約論預設的「分配典範」,無法關照人們招受的傷害和壓迫。他們主張,不該由普遍正義原則出發,而要從現存的社會關係和過程辨認不正義,只有透過不斷地民主爭議才能避免不正義。
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授課對象為高年級大學生和研究生。學生除了學習和討論這些理論觀點之外,還要針對一個和正義相關的議題或個案,作田野訪談,討論或修正可能適用該個案的理論或概念,並提出政策建議。 
課程要求
(1) 15 % 課前閱讀筆記(pre-class reading memo) 每週約有50頁的英文文本需要閱讀,每週我都會出筆記問題(Memo Questions),請以簡短三百字到五百字回答我出的筆記問題。請在該週分組討論前一天晚上上傳到CEIBA的作業區。計分方式,沒交和不佳是0點,優等是1點,總共15點。

(2) 15 % 分組討論和課堂參與,每個禮拜一早上有一節的分組討論時間。各組要討論文本內容,並提出各組認為對全班來說,最具有挑戰性的問題,我們會在星期二演講課堂討論。

(3) 72 % 社會正義研究報告,分成三個部份。每部份佔成績24 %。大學部三人一組,研究生兩人一組。
社會正義研究報告I:「不義經驗」田野個案採訪(以組為單位繳交)
社會正義研究報告II:闡明、分析與檢討適用第一部份個案的概念或理論(至少討論兩個理論,每個人要交自己的思考和分析,不得抄襲。)
社會正義研究報告III:閱讀一篇相關個案或議題的學術論文(可參考我推薦的文獻),以組為單位,批判該學術論文,提出一個(你修正過的)理論或概念,你以為最能幫助我們理解和處理該個案面臨的不義問題,提出政策建議。總結整個報告。(以組為單位,上台和書面報告)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待補 
參考書目
待補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課前閱讀筆記(pre-class reading memo) 
15% 
每週約有50頁的英文文本需要閱讀,每週我都會出筆記問題(Memo Questions),請以簡短三百字到五百字回答我出的筆記問題。請在該週分組討論前一天晚上上傳到CEIBA的作業區。計分方式,沒交和不佳是0點,優等是1點,總共15點。 
2. 
分組討論和課堂參與 
15% 
每個禮拜一早上有一節的分組討論時間。各組要討論文本內容,並提出各組認為對全班來說,最具有挑戰性的問題,我們會在星期二演講課堂討論。 
3. 
社會正義研究報告 
72% 
分成三個部份。每部份佔成績24 %。大學部三人一組,研究生兩人一組。 社會正義研究報告I:「不義經驗」田野個案採訪(以組為單位繳交) 社會正義研究報告II:闡明、分析與檢討適用第一部份個案的概念或理論(至少討論兩個理論,每個人要交自己的思考和分析,不得抄襲。) 社會正義研究報告III:閱讀一篇相關個案或議題的學術論文(可參考我推薦的文獻),以組為單位,批判該學術論文,提出一個(你修正過的)理論或概念,你以為最能幫助我們理解和處理該個案面臨的不義問題,提出政策建議。總結整個報告。(以組為單位,上台和書面報告)社會正義研究報告I:「不義經驗」田野個案採訪(以組為單位繳交) 社會正義研究報告II:闡明、分析與檢討適用第一部份個案的概念或理論(至少討論兩個理論,每個人要交自己的思考和分析,不得抄襲。) 社會正義研究報告III:閱讀一篇相關個案或議題的學術論文(可參考我推薦的文獻),以組為單位,批判該學術論文,提出一個(你修正過的)理論或概念,你以為最能幫助我們理解和處理該個案面臨的不義問題,提出政策建議。總結整個報告。(以組為單位,上台和書面報告) 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17,2/18  2/17(Mon) 課程介紹
2/18(Tue) 正義相關概念簡史:從亞里斯多德到「自由社會」
 
第2週
2/24,2/25  效益主義 (Utilitarianism)
(1) Jeremy Bentham,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, Chaps. I, IV.
(2) J.S. Mill, Utilitarianism, Chaps. 2, 5. 
第3週
3/03,3/04  成本效益分析(CBA- Cost-Benefit Anlysis) I–基本概念
Edith Stokey and Richard Zeckhauser, A Primer for Policy Analysis, Chap.9(“Project Evaluation: Benefit-Cost Analysis”), Chap.13(“Public Choice – To What Ends?”) 
第4週
3/10,3/11  成本效益分析(CBA- Cost-Benefit Anlysis) II– 修正的福利主義
Richard A. Posner, The Economics of Justice, pp.51-76, 88-99.
Matthew D. Adler and Eric A. Posner, “The Moral Foundations of Cost-Benefit Analysis” in New Foundations of Cost-Benefit Analysis 
第5週
3/17,3/18  對成本-效益分析途徑的批評: 正義與效率
(1)Amartya Sen, “Rational fools: a critique of the behavior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theory,” in Scientific Models and Man, p1-25.
(2)Amartya Sen, “The Discipline of Cost-Benefit Analysis,” in Cost-Benefit Analysis: Legal, Economic, a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, pp.95-116. 
第6週
3/24,3/25  康德的自由理念與普遍性原則
Kant, 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in Justice: A Reader, 158-199.
**社會正義研究報告I:「不義經驗」個案採訪報告 
第7週
3/31,4/01  羅爾斯的正義即公平理念(Justice as Fairness) I
John Rawls, A Theory of Justice (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, 2005), sections 2-4(pp.7-22),
11‐15(pp.60-95), 21‐24(pp.122-142) 
第8週
4/07,4/08  羅爾斯的正義即公平理念(Justice as Fairness) II
John Rawls, A Theory of Justice (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, 2005), 16-17(pp.95-108), 26(pp150-161),
29(pp.175-183)
John Rawls, Justice as Fairness: A Restatement (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, 2001), sections
17-18(pp.57-66), 30(pp.104-106),
32(pp.111-115),
45-46(pp.148-152),
50(pp.162-168). 
第9週
4/14,4/15  自由放任主義(Libertarianism)
Robert Nozick, “Distributive Justice” in Anarchy, State, and Utopia (New York: Basic Books, 1974), pp.149-64, 167-204 
第10週
4/21,4/22  對分配典範的批評
(1)Young, “Displacing the Distributive Paradigm”
(2)Walzer, “Complex Equality” 
第11週
4/28,4/29  能力途徑(Capabilities Approach)
(1)Amartya Sen, “Capability
and
Well‐Being”
in
The Quality of Life, ed. Amartya
Sen
and
Martha
Nussbaum (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1993), pp.30‐53.

(2)Martha Nussbaum, Frontiers of Justice: Disability, Nationality, Species Membership, p.14-35, 69-92. 
第12週
5/05,5/06  批判途徑(Critical Approach)
不正義優先於正義
(1)Judith Shklar, Faces of Injustice, Chap. 2
(2)Iris Young, “Five Faces of Oppression” 
第13週
5/12,5/13  從國家到各種「社會制度」的壓迫
米歇爾•傅柯I
Michel Foucault, Discipline and Punish: The Birth of Prison 
第14週
5/19,5/20  米歇爾•傅柯II
(1)Michel Foucault, “Two Lectures,” in Power/Knowledge, pp.78-108.
(2)”Questions of Method” in The Foucault Effect: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, pp.73-86.
(3)”Governmentality,” in The Foucault Effect: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, pp.87-104. 
第15週
5/26,5/27  從「個體主義」到「群體差異」
Iris Young, “Polity and Group Difference: A Critique of the Ideal of Universal Citizenship,”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, ed. Goodin & Pettit (Blackwell, 2005), Chapter16.
Iris Young, Inclusion and Democracy, Chapter 3 
第16週
6/02,6/03  透過「民主爭議」而正義:自決與公民不服從
(1)Iris Young, Inclusion and Democracy, Chapter 1
(2)Michael Walzer,“Civil Disobedience and Corporate Authority,” in Obligations: Essays on Disobedience, War and Citizenship
**社會正義研究報告II:適用個案的概念或理論:闡明、分析與檢討(至少討論兩個理論,每個人都要交,不得抄襲。) 
第17週
6/09,6/10  分組報告 I:台灣相關的正義議題 **社會正義研究報告III:附加閱讀一篇相關個案議題的論文,以組為單位,總結整個報告,提出哪一個(你修正過的)理論或概念,最能幫助理解和處理該個案面臨的不義問題。 
第18週
06/16, 06/17  分組報告 II:台灣相關的正義議題 **社會正義研究報告III:附加閱讀一篇相關個案議題的論文,以組為單位,總結整個報告,提出哪一個(你修正過的)理論或概念,最能幫助理解和處理該個案面臨的不義問題。